车用尿素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分析报告
摘要:2018年2季度,江苏省质监局委托徐州市质检中心、江苏省质检院对车用尿素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产品45批次,合格34批次,合格率为75.6%。
一、产业概况
车用尿素的标准名称为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AUS32),俗称为汽车尿素、车用尿素、汽车环保尿素,是柴油车SCR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中必须用到的消耗品。车用尿素基本功能是应用于柴油发动机中,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使柴油车达到国家规定的尾气排放标准。车用尿素适用于柴油发动机符合国Ⅳ、国Ⅴ排放标准的汽车、卡车、客车、公交车等车辆。目前我国车用尿素生产企业有1009家,获得中国内燃机工业绿色环保认证车用尿素水溶液(CGT)标志认证的企业有300余家;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川、天津、辽宁等省市。江苏现有车用尿素生产企业30家左右,分布在南京、无锡、苏州等市。
二、抽查情况
(一)样品来源。
本次共抽车用尿素产品45批次,其中在生产企业抽样21批次,电商平台购样6批次,实体店购样18批次。
(二)检验项目。
表1:产品检验项目及依据
检验项目 |
检验依据 |
检验方法 |
尿素含量 |
GB29518-2013《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 尿素水溶液》 |
GB29518-2013 |
密度 |
SH/T0604-2000《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 |
|
折光率 |
GB/T614-2006《化学试剂折光率测定通用方法》 |
|
碱度 |
GB29518-2013 |
|
缩二脲 |
||
醛类 |
||
不溶物 |
||
磷酸盐 |
||
钙 |
||
铁 |
||
铜 |
||
锌 |
||
铬 |
||
镍 |
||
铝 |
||
镁 |
||
钠 |
||
钾 |
||
一致性确认 |
1、按样品来源。
表2:不同样品来源抽查结果
抽查领域 |
抽查批次 |
合格批次 |
|
生产企业 |
21 |
17 |
|
电商平台 |
淘宝 |
3 |
2 |
天猫 |
2 |
1 |
|
京东 |
1 |
0 |
|
小计 |
6 |
3 |
|
实体店 |
18 |
14 |
|
合 计 |
45 |
34 |
2、按价格区间。
表3:购样产品不同售价抽查结果
样品单价(元) |
抽查批次 |
合格批次 |
0~50 |
20 |
15 |
50以上 |
3 |
2 |
合计 |
23 |
17 |
3、江苏生产企业抽查结果。
表4:江苏生产企业抽查结果
抽查领域 |
抽查批次 |
合格批次 |
生产企业抽样 |
21 |
17 |
电商平台购样 |
4 |
2 |
实体店购样 |
9 |
6 |
合计 |
34 |
25 |
(四)质量分析。
本次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项目为尿素含量、密度、折光率、杂质(钙)、杂质(镁)、杂质(钠)和杂质(钾)7个指标。
1、尿素含量。尿素含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催化效率和尿素溶液的凝固点。国家标准要求尿素含量为31.8%-33.2%,本次抽查发现7批次产品尿素含量不合格。尿素含量过高会导致尿素剩余造成二次污染(尿素高温水解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碳),含量过低会降低尾气中氮氧化物被还原为氮气的转化效率,导致仍有部分氮氧化物未被还原而排入大气。
2、密度与折光率。车用尿素使用不含其他任何添加物的AUS 32专用尿素作为原材料,密度与折光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尿素含量、纯度不够。国家标准要求车用尿素的密度为1087.0~1093.0kg/m3,折光率为1.3814~1.3843,本次抽查发现3批次产品的密度项目、4批次产品的折光率项目不合格。
3、杂质(钙)、杂质(镁)、杂质(钠)和杂质(钾)。国家标准规定,车用尿素的杂质(钙)、杂质(镁)、杂质(钠)和杂质(钾)含量均不大于0.5mg/kg。本次抽查发现1批次产品的杂质(钙)含量、1批次产品的杂质(镁)含量、6批次产品的杂质(钠)含量、1批次产品的杂质(钾)含量不合格。
三、消费建议
(一)购买。
1、看标识。2014年12月,中国内燃机工业绿色环保认证车用尿素水溶液(CGT)标识标志正式实施,对车用尿素溶液市场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力。购买时尽量选择有CGT标识的产品,可向经销商索取检验报告。
2、关注储存条件、储存周期。车用尿素保质期跟温度有关,高温会让尿素分解,温度过低会结晶,应避免购买和使用超过存储期和不符合存储条件的产品。
(二)使用。
1、不要使用过期的车用尿素,过期产品可让厂家回收生产,或是集中处理,切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2、使用前先查看产品有无结晶和杂质,如有结晶,应按照产品标签所标注的解冻温度解冻。加注过程要避免灰尘、杂质加入,使用专用管,清洗SCR系统时要用纯净水。车用尿素温度过低会结晶,体质大约会膨胀7%,每次注入不要太满,装到90%容积即可。
3、加注车用尿素时要避免飞溅入眼、沾染皮肤或吸入尿素气体。一旦出现火灾,必须用大量的水冷却,防止尿素罐压力急剧上升而爆炸。
来源:江苏质监信息网
(编辑:魏薇)
下一篇:汽车灯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