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保险证券 » 消费提醒 >> 正文

消费提醒

中国人寿:看清非法集资“真面目”,提高警惕防“入坑”
江苏消费网 (2021-06-21) 来源:人民资讯-河北新闻网
阅读:

  近年来,“非法集资”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报道中,甚至有许多案件就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边,往往涉案金额大,牵涉人员多,触目惊心。非法集资的套路有多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跳入非法集资的陷阱?我们如何才能认清非法集资的“庐山真面目”?为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非法集资的特征与危害,防范非法集资违法犯罪行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从非法集资的定义、基本特征和非法集资人的法律责任等几个方面做了梳理,供大家学习和防范。

  非法集资定义和基本特征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三个要件:

  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为“一行两会一局”(“一行”是中国人民银行,“两会”是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一局”是外汇管理局)。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凡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如吸收存款、公开发行证券、公开募集基金、销售保险等),都需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

  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非法集资一般都许诺还本付息。正规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均不承诺保本保收益。

  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人的法律责任

  再来看一下非法集资人的法律责任。非法集资在《刑法》中涉及的主要是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第192条集资诈骗罪。

  《刑法》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192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也在第四章“法律责任”中规定了非法集资相关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对非法集资人,由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处集资金额20%以上1倍以下的罚款。非法集资人为单位的,还可以根据情节轻重责令停产停业,由有关机关依法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规定,对非法集资协助人,由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给予警告,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不能同时履行所承担的清退集资资金和缴纳罚款义务时,先清退集资资金。

  中国人寿提醒广大人民群众:主动远离非法集资,共同守护美好生活!(刘辉)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