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热点评论 >> 正文

热点评论

电视“有奖猜谜”会不会卷土重来
江苏消费网 (2010-03-3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余 翔

  3月23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说,3月15日,河南省郑州市民王女士打开电视机后非常高兴——因为令她郁闷了很久的电视“有奖猜谜”节目,在多家卫视台一下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个节目太骗人了!”王女士气愤地说,“我就被他们骗了!可是,多家省级电视台竟然长期播出,不知道欺骗了多少观众!”

  电视上的“有奖猜谜”节目,相信不少人都见过。它设置的问题相当简单,但奖品或奖金却十分诱人,主持人用极富煽动性的语言告诉观众,赶快拨打抢答电话,参与就能赢取大奖。但实际上,这些节目并非直播而是录播,任何一个打进抢答电话的,都会在语音提示后听到忙音,并被扣除高额话费。这样的骗人节目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集中消失,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未免让笔者产生担忧,会不会过一段时间,在被投诉、被曝光的风险骤减之后,它又在电视上卷土重来?

  笔者的担忧是基于以往的经验。电视“有奖猜谜”节目的骗人伎俩并非最近才被揭穿,它规避整治风头短暂隐身也并非第一次。2005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话和手机短信参与的有奖竞猜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规定“不得以高额奖品和奖金迎合或诱发听众、观众的博彩心理”,它消停过一阵;2007年,原信息产业部下发 《关于清理和检查通过媒体互动方式开展信息服务业务的通知》,要求彻底清查各类电信增值服务运营商是否有诱导、诱骗用户使用的有奖竞猜等互动业务,它也消停过一阵。可结果呢,正如《中国青年报》所报道的,在整治风头过后,仍然有“多家省级电视台”在长期播出这样的节目。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广播电视机构暂停播出以“12590”开头的特服号码有奖竞猜类广告,可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即使面临这样的压力,仍有一些地方台心存侥幸,统一在非卫视频道播出此类节目。“有奖猜谜”这种骗人的节目,生命力为什么如此顽强?根本原因就在于,无论对制作机构还是播出机构来说,它都是一桩有暴利可图而违规成本很低的买卖。制作这样的节目,只需要找一个能忽悠的主持人,还有几个装傻的托儿,再加上一台摄像机就行了,而每播出一次,最少也有数十万元进账,电视台则能获得稳定的广告收入。如果撞上枪口被逮住,惩罚无非是停播、检讨,严重的时候也不过付出与利润相比微不足道的罚款罢了。

  因此,要防止骗人的 “有奖猜谜”在电视上卷土重来,当务之急是对这样的行为重新定性,加大打击力度。把录播节目当直播节目播出,诱导观众参与,从而获取高额话费,显然是一种民事欺诈行为,无论制作机构还是播出机构,都应承担相应责任,即不仅应该赔偿消费者的损失,还必须启动司法调查程序,根据其诈骗数额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只有这样,才能让唯利是图者彻底收手,避免更多的消费者落入陷阱。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