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江苏消费 >> 正文

江苏消费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第一批助企纾困稳企强链措施落地实例
江苏消费网 (2022-05-23) 来源:中国消费网
阅读: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第一批助企纾困稳企强链措施落地实例,在远程办理涉企许可、企业信用修复、轻微违法行为免罚、企业歇业备案等方面出实策求实效,大力支持和帮助江苏省市场主体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

  实例一:省市场监管局“早期介入+远程评审”快速办理许可证

  3月11日,中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到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处咨询许可证办理事宜,表达了对办理事项的关切焦虑。2021年,该公司通过产能置换,新增270万吨炼钢产能,其钢铁产品生产许可证将于2022年4月26日到期,需要办理许可范围变更和换证,希望能够在证书到期前拿到新的许可证。

  针对企业办证时间紧、填报事项复杂的情况,省市场监管局研究成立由2名审批人员和2名技术专家组成的早期介入小组。组织召开申报材料初审会,按照现场评审要求审查申报材料,召开视频会议,指导企业补充完善申请材料。针对部分问题召开专题研究会,并与市场监管总局及时沟通。通过“早期介入”,企业提交申请材料一次通过,评审顺畅组织。

  按照钢铁产品生产许可证“先核后证”要求,必须派出由2名以上专家组成的审查组至企业进行现场审查。因疫情管控政策影响,省市场监管局创新性采用远程评审方式实施审查,审查组专家在线上,属地市场监管局选派2名以上监管人员作为观察员到企业现场。通过“远程评审”,4月22日,企业顺利领到了新许可证,从受理到发证前后历时仅15个工作日。企业负责人对市场监管部门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行政审批服务,有效解决企业“急难愁盼”表示感谢。

  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出台早期介入、远程评审、技术专家会审、延期换证、免评审换证、个性化帮扶等行政审批10条措施,储备形成“政策工具箱”,采取清单式管理,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行政审批新模式,用实际行动助企纾困、稳企强链。

  实例二:省市场监管局“云检验”加强游乐设施检验

  4月29日上午,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特设处赴南京弘阳未来世界游乐场检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在安全检查中,发现3台A级大型游乐设施即将到期,“五一”期间无法正常运营。经了解,使用单位3月份已向中国特检院申请检验,但因疫情影响,检验人员未能到达现场。

  在充分了解企业日常使用安全管理情况后,特设处立即与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沟通报告,争取采用“云检验”,即中国特检院专家线上指导、省特检院持证检验人员按规程现场检验的方式,对3台设备进行安全评估。经市场监管总局特设局研究同意,省特检院立即成立7人检验团队,与中国特检院会商检验方案。在中国特检院的远程指导下,两天就保质保量完成了检验任务,帮助企业提前15天投入正常运行。

  “五一”假日期间,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落实监察、检验“双线值班”制度,保障群众安全游玩,守住安全底线。据南京弘阳未来世界游乐场负责人测算,因及时检验为其挽回损失20余万元,大大缓解了疫情期间的经营困难。负责人对省局召开现场协调会,创新检验新模式,及时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渡过经营难关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实例三:无锡检研院创新解决飞机蒙皮加工机器人精度测试难题

  3月,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在参加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开展的检验检测服务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专项行动中,主动调研工业机器人企业检验检测需求,得知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机器人应用技术中心为中国商飞研发的飞机蒙皮加工机器人存有检测难题,导致无法按计划完成验收。

  无锡检研院迅速反应,在对蒙皮加工机器人运行原理和软件控制逻辑深入研究后,针对机器人及加工刀尖“双精度”测试需求和加工状态下路径测试难题,进行技术攻关和方法创新,于4月底成功攻克飞机蒙皮加工机器人动态条件下精度测试难题。

  “该检测技术的创新应用,既帮助我们解决了当下工业机器人验收的难题,同时畅通了大飞机产业链中飞机蒙皮加工设备国产化堵点。”5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机器人应用技术中心专程到无锡检验院,感谢该院工业机器人检测组给予的专业技术帮助。

  自3月份省市场监管局开展检验检测服务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专项行动以来,已有11家工业机器人相关检验检测机构服务45家重点企业,达成合作项目49个,解决技术难题35个。

  实例四:省市局联动办理疫情防控物资产品和生产备案

  4月下旬,盱眙科尔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淮安市中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就一次性采样拭子、医用隔离鞋套提出产品备案意向,这两种产品都属于新冠肺炎防疫物资。

  淮安市市场监管局与省药监局淮安检查分局联合成立医疗器械专家工作组,及时开启绿色服务通道,指派专人负责对接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和生产备案,提前介入服务,指导企业编写技术要求。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和药品监管部门共同会办解决相关事项,采取不见面审批的方式,产品备案和生产备案并联办理。淮安市中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4月27日网上提交材料,当天完成备案并发放备案凭证,企业当天即可生产医用隔离鞋套。

  对于因一次性采样试子产品目录内容有不同理解而造成市场备案的产品标准不同的问题,淮安市市场监管局及时向省药监局反映,在与国家药监局沟通后,给出了更加明确的解释。盱眙科尔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月7日提交材料,当天完成备案。

  两家企业在最短时间内经过备案投入生产,积极投身防疫物资稳产保供。两家企业负责人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市场监管部门的办事效率连声赞许,表示深感江苏省和淮安市营商环境的快、实、优。

  实例五:苏州市局4小时为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5月10日,苏州市市场监管局接到企业关于信用修复的电话咨询,该公司由于违法行为被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处罚,公示期已满6个月,符合信用修复的条件,企业迫切想尽快完成信用修复。接到电话后,苏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耐心辅导企业准备申请材料,同时联系相关处室对企业线上发来的整改材料进行初审,并告知企业疫情期间可以通过邮寄方式办理修复。

  5月13日上午收到企业申请材料后,经过书面审核,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当天仅用4个小时,迅速为该企业完成全部信用修复流程,企业的信用限制及时得到了解除。

  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监管部门为企业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行政处罚信息修复等开通电话咨询和辅导服务,推行“邮寄办、不见面”修复,大幅压缩办理时间,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切切实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实例六:南通市通州区局容缺办理创斯达半导体变更登记

  4月下旬,南通创斯达半导体有限公司根据集团公司上市工作要求,急需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但受疫情影响,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股东被封控在上海,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供全部签字的申请材料。如不能及时变更,将影响上市进程,企业焦急万分。

  获悉这一情况后,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外资登记窗口立即启动绿色通道,通过视频连线确认相关材料由该企业法定代表人及股东签署,是他们的真实意思表达,并在企业承诺手续后补的前提下,容缺办理了变更登记。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通州区市场监管局通过远程电子化登记、容缺受理等方式,以最大努力、最快速度加快审批,用实际行动为企业抢时间、保生产,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实例七:镇江扬中市局对某超市不正当有奖销售情况不予处罚

  1月份,镇江扬中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扬中某超市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当事人涉嫌不正当有奖销售。经查,当事人开展“六店同庆,超多折扣,购物抽大奖”的即开即兑型有奖销售活动时,没有标注各等次奖的奖品数量或中奖概率,超过五百元的奖品兑奖情况也未进行公示。其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二条和《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当事人积极配合,诚恳向市场监管部门提出陈述说明,主动消除影响,并及时纠正,违法情节轻微,没有造成社会危害后果。4月7日,扬中市市场监管局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和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规定,对当事人进行教育,不予处罚处理。

  轻微违法免罚轻罚,给了企业纠错空间。“市场监管局的‘柔性执法’给了我们自我纠错的机会,为我们这些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的市场主体注入‘强心针’,增强了我们应对困难的底气和信心。我们发自内心感谢!”多个中小微企业负责人表示。

  实例八:泰州市局快速办理驰辉贸易歇业备案

  3月16日下午,泰州驰辉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来到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咨询企业注销流程。该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销售和机械设备进口销售,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遇到一定困难,打算直接注销公司。

  窗口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她,并详细告之3月1日正式施行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首设歇业制度,明确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故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自主决定在最长不超过3年期限内选择歇业。公司负责人当即改变主意,决定办理歇业备案,在窗口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该公司负责人用了不到20分钟就完成歇业备案手续,她激动地说:“这个新政策太好了!歇业备案后,可以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好好思考经营策略,争取歇业结束后东山再起。”

  实例九:宿迁市局“云”评审办理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3月份,宿迁市市场监管局接到宿迁市全顺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关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扩项变更的申请。这项申请需要专家组进行现场评审后才可发证,但因疫情影响,外地专家无法到宿开展评审,导致评审一直无法进行,企业又急需扩项创收。

  了解到企业困难后,宿迁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窗口工作人员立即联系本地专家及车管所相关人员组成服务专班,在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协调下,采取线上+线下模式,解决企业现实困难。在由服务专班进行实地预审、指导问题整改的基础上,5月12日,组织外地专家与本地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顺利完成首次例会、文件审核、授权签字人考核、人员座谈、现场比对实验、出具检验报告、开出不符合项、编制评审报告、末次会议等远程评审工作。

编辑:刘灿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