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休闲 » 文体要闻 >> 正文

文体要闻

南京启动第三届文化名人评选 草根文化名人也有机会
江苏消费网 (2015-06-18) 来源:江南时报
阅读:

  

 

  生于南京、写出《乡愁》的余光中是“南京名人”之一。

  6月16日起,南京第三届“文化名人”评选正式启动。即日起到7月28日,凡是符合参选条件的文化界人士,可以通过自荐申请、他人提名、单位推举等方式报名参加评选,评选委员会将投票选出20位正式候选人,并在今年9月最终票决产生本届的10位文化名人。记者昨天下午从评选办公室了解到,本届“文化名人”的评选有可能为优秀的“草根”名人放宽职称、获奖情况等要求,非南京户籍的文化界人士如参加评选需要在南京连续生活15年以上。江南时报记者吕晶晶

  外地名人参选

    须在南京连续生活15年

  参加本届南京“文化名人”评选需要符合哪些条件?记者了解到,参选人员必须积极支持和热心参与南京文化建设,在行业内和社会上有良好的声誉,原则上应该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职称,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重要门类业务评比最高奖项,并在本界别、本行业或本区域的文化引领作用显著,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既然要选南京的“文化名人”,参选人员不仅要在文化方面有所建树,还要和南京结下渊源。评选办公室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此前的两届评选中对“地方名人”的要求相对苛刻,他说:“以往省里在职人员不能评,除非在南京兼职或任职。比如2006年首届十大‘南京名人’之一叶兆言,当时是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南京市作协副主席。“但今年,评选条件打破了地域的束缚。

  在今年的评选要求中,拥有南京户籍,或者南京籍贯,以及曾在南京长期工作生活过(中国国籍)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社科理论、文化企业界知名人士,都可以申报南京“文化名人”和获得提名。“长期工作生活”的具体年限是多少?该工作人员表示:“需要连续在南京工作生活15年或以上才行,这一点会严格执行,不能放宽。”

  和往届相同,在职的市管以上领导干部不得参加评选。评选办公室称,领导干部本身就有“一种特别的影响力”,坚持这一点是出于评选公平的考虑,但退休的领导干部依然能参选。

   对“草根”文化名人

    可放宽获奖条件

  从评选条件上看,南京“文化名人”评选的都是一些“高大上”的文化界人士。“草根”文化名人有机会入选吗?

  记者从评选办公室获悉,今年已经为这种“特殊情况”做了考虑。工作人员说:“第二条参评条件写了,‘参评人员原则上应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职称’等等。这里用‘原则上’,就是为一些意外情况留有余地。”

  该工作人员解释,如果在社会上很有名气,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取得相关职称、获得相关奖项的人申报或被提名,他们也会收报材料,给他们提供机会。“这就是你问的所谓草根吧?年纪比较大的人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该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他们没有事先预想有哪些人符合条件,只是考虑到可能有这样的人。

  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社科理论、文化企业界……最终入选的文化名人在这些领域需要各占一定比例吗?评选办公室回复,具体的评选结果依据报名情况决定,在文化领域、行业上没有固定的限制。

   往届南京“文化名人”

    可独立提名1人

  凡是符合“文化名人”参评条件的人,既可以本人身份申请参加第三届南京“文化名人”评选,也可以被相关人士提名推选。评选办公室工作人员解释说,以往评选文化名人只有申报,并没有“提名”一说,本届允许“提名”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往届入选的南京“文化名人”可以独立提名1人参选;具有高级职称的文化界人士,3人以上可联合提名1人参选。在南京的宣传文化单位、文化企业,都可推举本单位或本机构成员参加第三届南京“文化名人”评选。而各类新闻媒体除了发动受众参与外,也可向组委会推选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非本单位候选人。

   市民或有机会

    给文化名人“投票”

  即日起到7月28日,第三届南京“文化名人”的评选将完成候选人申请、提名、推举,以及资质审核等各项事宜。符合申报或提名条件的人士,可以登录南京文艺生活网、南京市社科联网站或南京市青年联合会网站下载申报或提名的登记表,申报材料需寄往南京市秦淮区四条巷12号市文联第三届南京“文化名人”评选办公室,邮编210002。

  “文化名人”评选委员会将在8月5日到8月31日期间投票选出20位正式候选人,并于今年9月票决产生10位“文化名人”向市民公示。评选办公室透露,在此前的讨论中他们考虑过“大众评委”环节,本届评选也有可能邀请市民参加评选,具体如何操作还要在申报过程中继续推进。市民如果对报名事宜有疑问,可以拨打第三届南京“文化名人”评选办公室的电话84578560进行咨询。

   获选名人将作为

    “南京名片”推广南京

  此前南京已经评选过两届“文化名人”,叶兆言、许钧、孙晓云、卞留念、余光中等20位南京“文化名人”先后选出。获选后,南京对这些文化名人有什么要求?“更多的要求来自他们自身”,评选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实际上这些名人一直在为南京努力,也有人又获得了江苏社科名家、紫金文化奖章等荣誉。他们就相当于成了南京名片。”

  在昨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许钧等“老”南京“文化名人”分享了自己的感想,许钧说:“2014年南京青奥会申办报告的法文版由我带班子参与定稿,毕飞宇先生最早的《青衣》《玉米》也是我推向了法国,接着走向世界。翻译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著名作家勒·克莱齐奥先生的作品后,他本人先后6次来南京。作为南京文化名人,我们要让南京的文化在中国文化、世界文化中得以发扬,这不仅是义务,更是一种职责。”

编辑:朱成林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