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江苏消费 >> 正文

江苏消费

江苏楼市“量价齐降”释放出哪些信号
江苏消费网 (2008-07-28) 来源:扬子晚报
阅读:



  上半年全省商品住宅少卖了18.1%,昨天本报的相关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下降,省发改委、省人大财经委同时发出预警,那么,当前商品房销售下滑是不是正常现象?江苏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状况如何?下一阶段楼市会不会持续低迷?政府是否将伸出“援手”?就这些楼市焦点话题,记者昨日进行了深入探访。

  ■现状解读

  “疯卖”后缩量很正常 深圳式“断供”难上演

  [现象]

  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降,住宅减少18.1%,其中南京、苏州、镇江分别减少37.9%、33.8%、34.3%。与此同时,南京等市商品房价出现环比持续下跌的趋势。今年3月,南京的综合房价、新建住房、90平方米以下住房、二手房销售价格指数与2月相比全面下跌,这是自2007年以来,南京房价指数环比的首次下跌。而在4月的短暂反弹之后,5、6两月,南京房价又再现环比下跌之势。

  据了解,目前南京房价下跌主要集中于江北地区。今年3月,江北的旭日上城首开“一口价”先河,将价格降至4500元/㎡,随后,天润城4088元/㎡、威尼斯水城4480元/㎡、天华绿谷 4188元/㎡“一口价”继续跟进。在赢得了一定市场之后,江北房价的回落却并没有止步。7月,旭日上城“一口价”降为3799元/㎡,海润枫景起售价降为3750元/㎡,金泉泰来苑推出夏日清凉价3600元/㎡,明发滨江新城江景房最低起售价则只要3208元/㎡。

  [解读]

  楼市这种量价齐降的表现,专家认为属正常现象。南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葛扬教授表示,楼市上半年包括交易量下降、局部地区价格回落、观望气氛渐浓等,是近几年来国家宏观调控紧缩政策的累积作用,判断市场是否正常,应该放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之中来衡量。以南京楼市为例,在2006年的价格缓涨之后,06年底和 2007年上半年,楼市升温过快,成交迅速放量,江北部分楼盘开一次盘就涨几百块。目前的回落应该是在非理性的过快上涨之后的回归,所以是正常的。

  南京中住房地产公司总经理袁人牛也认为,目前的下跌既是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也是经济规律的表现,更是百姓购买力的反映。2006年,南京江北房价还不过每平方米2000多元,而去年已经涨到5000多元,正因为房价的过度透支,造成了今天江北成为南京房价下跌的主力板块。

  对于深圳出现少数买房人主动“断供”现象,专家认为不太可能在我省上演。“江苏房价涨跌都无法与深圳相比,另外,一成首付的楼盘也非常少,所以不太可能大面积上演‘断供’一幕”,袁人牛表示。

  ■前景分析

  政府加大关注但还没到出手“救市”时

  [疑问一]

  房价大跌谁受损

  去年上半年,赵小姐以每平米近8000元的价格买了河西某楼盘一套商品房,由于楼市低迷,开发商后续资金不足,目前房子是盖好了,但是没钱做景观,没钱修道路。已超过交付期半年了,但开发商始终没有交房的迹象。赵小姐陷入两难境地,等交房遥遥无期,但若是退房又损失过大。

  葛扬教授分析指出,“目前房地产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楼市交易大幅回落可能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房价下跌过快,大量持有房产的老百姓财富缩水。市民可能退房、 ‘断供’,银行的贷款收不回来,变成一堆贬了值的不动产,金融风险加大。不仅仅是房地产企业倒闭,相关产业也会受挫,失业率将增加。”

  “正如政府不愿意房价大幅上涨一样,房价的大幅回落也是不希望发生的。宏观调控的目的应该是实现楼市局部波动,总体平衡,”葛扬教授指出。

  [疑问二]

  政府该不该出手相救

  葛扬教授认为,救不救市,其实就是要不要进行宏观调控的问题。调控本身就是双向的,上涨过快时可以收紧政策,下跌过快时当然也可以予以调控适度放松。但当前需不需要政府出手,其实并不应仅就房地产市场自身来分析,更重要的是,是否影响到了其他产业和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如果对经济运行影响不大,完全可以不救。基于当前江苏房地产市场基本正常,属于上涨过快之后的回调,所以目前救市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政府的关注是很明显的,如果市场持续并加速滑坡,对经济的打击过大,政府应该会伸出援手。

  南京市年初将去年收紧的公积金政策予以放松,个人贷款上限提高到20万元,第二套房、万元楼盘公积金贷款解禁,并将贷款系数上调,让购房人可以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南京市国土部门也在酝酿,把土地拆分成小地块供应,延长土地款支付时间,以减少开发商的拿地经济压力。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都可视作政府对于楼市的“托市”之举。但真正影响较大的,依然是房贷、税费等财政金融政策,但除深圳等少数城市问题突出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回调还属正常,目前国家出手调控的可能性并不大。  实习生 赵柏恋茹 本报记者 王 烨

编辑:小鱼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